现任华兴资本首席经济学家。加入华兴资本之前,先后供职于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央外汇业务中心、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、中信证券和华兴证券,从事全球宏观经济、权益策略及大类资产配置研究工作。拥有十几年多市场、多资产、跨周期全球宏观及资产配置研究经验,对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等有较深入研究,熟悉经济机器运转规律。先后毕业于山东大学和北京大学,分别获得经济学学士和金融学硕士学位。
稳信贷的前提是稳需求,这需要各个部门积极行动,相互配合
4月数据是疫情等多种一次性不利因素叠加的结果,不应对4月份的下滑进行线性外推,夸大悲观情绪
本次会议系统性地回应了市场的关切,后续的落地措施值得高度期待
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,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,股市也出现较大调整,经济和资本市场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。中央如何研判当前的宏观形势?有何应对之策?
GDP增长目标如何设定;财政政策释放何种“积极”信号;货币政策在稳健框架下,工具箱如何“开得再大一点”;房地产长短期目标如何平衡等
当前正处于经济周期“状态切换”过程中,过程难免会有动荡波折,风雨之后一定会有彩虹
稳增长应坚持系统思维,采取大胆行动,走在曲线之前,推出一揽子措施,坚决遏制住经济下滑趋势
恒大违约是“靴子落地”,大概率不会对市场造成大的冲击。但风险处置要具有系统思维、发展思维,避免搞运动式、一刀切
外部冲击如果是一次性的、独立性的,可能会引起一时的扭曲,很难形成持久的滞胀。但近年来某几个因素产生共振和彼此接力的苗头正在显现,控制不好,则年度级别的滞胀风险正在上升
除非11-12月份工业增加值出现实质性改善,否则四季度经济增速或将进一步下降,或将低于4.5%,甚至4%
期待房地产行业出现新一轮宽松的难度较大
由于去年的基数扰动,各项指标同比增速已经失真。拐点何时到来,需要结合领先指标及同步指标综合判断
年初至今,核心资产确实进行了一波深度调整,部分个股调整较为充分。但作为一个整体,核心资产调整仍不够充分,存在均值回归空间
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,应对比预测重要
在上游行业产能过剩得到实质缓解、去产能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大背景下,去产能的力度、节奏应该适时调整。如不及时调整,强大的执行能力和政策惯性很可能导致部分行业去产能力度过大,加剧部分行业供不应求、价格持续上涨的状况
从基本面和政策理性角度看,人民币中短期内缺乏进一步、大幅升值的基础,盲目看多并非明智之举
CPI近期上升更多是去年“翘尾”因素影响,整体来看物价上行压力不大。货币紧缩或许会加剧下游的困难;缓解PPI通胀,根本还是要释放上游的供给弹性
##########